【週四看新聞】經濟學人解釋中華台北
全球政治一直都是一個奇妙又難懂的社會科學,不管是哪個語言都是。我常常不太清楚為什麼,臉書上大家愛歪樓就算了,為什麼會有人連跟政治完全無關的寵物照,都要在下面回一些跟台灣政治的事情啊?
總之,今天想要聊的,就是怎麼跟英國人解釋:為什麼我們常常都自稱「Taiwan」,護照上是「Republic of China, Taiwan」,2012奧運的時候我們又是「Chinese Taipei」。聯合新聞網翻譯了經濟學人的報導,解釋了「中華台北」這個詞又是怎麼來的: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14/3078028
想要轉貼給外國人看的,可以貼英文原文:
https://www.economist.com/…/ec…/2018/04/economist-explains-6
其實就我的經驗而言,我遇到的英國人聽到「台灣」大致可以分為兩種:
第一種是英國式的客氣,「I see, how interesting!」,但是其實可能搞不清楚 Taiwan 跟 Thailand 的差別;這種時候,把這個話題當作跟英國天氣一樣等級的聊天素材就好,不用認真魔人上身。
第二種是真心感興趣的英國人(通常要有點交情),會想要知道台灣在哪裡(我都說中國旁邊、日本跟菲律賓中間),台灣有沒有自己的貨幣(好有趣英國人覺得有自己的貨幣是政治實體的象徵),還有台灣講什麼語言(也講 Mandarin 但是寫法跟中國稍有不同)。
其實我覺得,就大英帝國佔領史、以及歐洲複雜的國家民族狀況,自己覺得是國家了,但是大家都說你不是的例子還不少。例如說:前南斯拉夫的科索夫、土耳其端的賽浦路斯...等等。所以,一句「Well, it is complicated...」是一個很好的試探發語詞,看看英國人到底是真的有興趣,還是只是在搭訕。萬一是純搭訕,請不要過於認真,從1949開始講起喔!